2012年1月19日 星期四

公股銀整併 考慮公開招親2012.01.19


公股銀整併 考慮公開招親

財政部長李述德昨天接受本報專訪。多年來受爭議的贈與稅與軍教免稅案,都在他任內完成改革。
記者高智洋/攝影
財政部長李述德昨(18)日表示,財政部將先透過增資來壯大公股金融機構,未來在員工認同、社會共識下,不排除以公開招親方式,推動公股金融機構整併。另外,能源稅研究已趨完成,財政部將在適當時機推出能源稅政策。
內閣將在2月1日提出總辭,財政部長李述德的去留仍是未知數。他昨天出席財稅資訊大樓整建完成典禮後表示,基於行政倫理,並不方便談論人事,下午在財政部新春記者會上,對未來施政,李述德仍有許多期待與願景。
李述德表示,能源稅是未來財政部施政重點,能源稅研究已趨完成,但因能源稅可能影響物價波動,財部將等待適當時機推出能源稅政策。
他指出,今年景氣狀況仍未明朗,台灣屬淺碟式經濟體,易受國外影響。歐洲景氣低迷導致消費力大減,影響我國出口,經濟部與財政部都在研擬對策中。景氣低迷一定會影響稅收,但總體影響不大,我國每年1.7兆元的財政收入仍可承受歐債危機衝擊。
李述德昨天上午接受本報專訪時,談到公股金融機構整併問題。他強調,必須先一步步做好,在員工、社會有共識後,自然水到渠成。
如果有民營金控想併公股銀行,但從市場上買不太可能,必須公股政策上的支持,未來有沒有可能開放?
李述德說,並不排除,但如何可行,不是喊喊就可以做到的,過去也不是沒做過,以前幾個案例,如兆豐金併台企銀、台銀合併土銀,都沒有成功。
據瞭解,這兩件合併案未能成功,多跟員工反對有關。李述德指出,在整併的各種條件都成熟後,員工可能都要拜託你做合併,如當初台北市公車處推動民營化,就是跟員工溝通達共識,員工也了解對自己有利後,主動發動,拜託市議員,民營化就自然水到渠成。
至於公股金融機構將來是否可能公開讓大家來競標?李述德說,時機自然形成後,就像當初台北銀行,華山論劍、公開招親,員工也很歡迎,台北市政府只是台北銀行的股東之一,外面的民股有8萬多人,政策正確、合併成功的結果,股東也受益。
此外,民營金融機構能否併公股金融機構?李述德表示,全部民營化也不是不可行,但問題是目的、如何提升經營綜效,對財政部來說,繳稅跟盈餘都是一樣的,握有股票好,還是變成現金來用比較好,為不同形態資產安排,最重要的還是要跟員工、社會溝通,取得共識。



看金融改革/惡意併購 絕不可行
問:如何擴大金融機構規模,提升國際競爭力,財政部有無積極性作法?
答:過去限時限量的整併,限出一堆問題來。金融機構的整併必須合者兩利,不能強迫,強迫會出狀況。我們金融機構的規模,跟大陸、美國、歐洲的銀行相比,的確差很多,但一家金融機構變大,不可能一夕之間就做到,一定是在市場上慢慢擴大規模;我們公股金融機構為何要增資,為何要走出去,就是自我成長的概念。
企業發展策略很多種,自我成長,或跟人家併、嫁過去變人家子公司,或把人家併進來,第四種是維持現狀,四種各有其條件、利弊。
以目前國內金融市場環境,我以大股東的立場,強迫人家,惡意併購是不可能的,惡意併購過去也有幾次出問題,如金鼎證券等,之前台北銀行如果不注意,也可能被惡意併購走了,整併必須是雙方協議或股權轉換比較可行且順暢。
併購過程跟方法需要探討,自己的發展策略要分析的很好,如合庫設立金控,最小的台企銀也增資,變大了才有能力、條件談合併的事。
問:政府過去年年舉債,導致國債接近法定債務上限,財政部未來如何透過租稅手段,健全財政?
答:過去經濟不景氣時,財政部透過減稅、舉債作為政策工具,許多人只看債務的數字變化,且無限放大,造成民眾恐慌,卻未深入瞭解數字所代表的意義與政策目的。
景氣低迷時,政府須減輕稅賦,擴大支出、借錢做投資,才能創造更多商機、活絡經濟。這些反景氣循環財政政策,就像生病必須看病投藥,是政府必須發揮的功能。
三年下來,政府減稅、擴張政策,已發生實際效果。我國債務總額增多,但赤字比率、債務舉借數、發債量都是逐年下降,國際信評機構皆給予我國債務高度評價,舉債措施也間接提升經濟成長率。



沒有留言: